明初广东番禺人,字仲修。洪武三年荐至京师,授洛阳长史,迁济南、西安二府幕,改广西义宁教谕,在职振兴文教。好为诗,晚年究洛闽之学。后人辑其诗,与黄哲、王佐、赵介为《广州四先生集》。 ...
李德。 明初广东番禺人,字仲修。洪武三年荐至京师,授洛阳长史,迁济南、西安二府幕,改广西义宁教谕,在职振兴文教。好为诗,晚年究洛闽之学。后人辑其诗,与黄哲、王佐、赵介为《广州四先生集》。
郑惠叔阁学守建宁三首。宋代。袁说友。 周这士也贵,如圭璧璠璵。东陕与南土,出入本裕如。高冠不可羁,位次实有余。轻此一叶舟,孰肯戏鲁儒。自公抗章行,益以贵士夫。
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。唐代。刘禹锡。 今日花前饮,甘心醉数杯。但愁花有语,不为老人开。
九月十五夜芦潭限韵。明代。陈邦彦。 匡庐秋色落千严,湖荡青青草半芟。晚翠和烟群岛接,空潭浮月薄云衔。如何圆魄看三度,犹自江村滞片帆。欲寄尺书随雁足,乡心撩乱倩谁缄。
石桥接待。宋代。施枢。 手笔华严梵笈新,更开宝地接迷津。一声金磬人初静,月照空山草自春。
无题。清代。徐仲山。 丝竹何妨托素心,高山流水寄知音。桥因通过方题柱,花为亲探便入林。文字有灵能赤绿,诗书无劫可浮沉。春风解释虞翻恨,始信名山酝酿深。